教育教学

Education

当前位置: 教育教学 > 材子材女

尹国鑫:“材料一哥”的“多维探索,一维深入”之路

发布日期:2020-06-02


夜深了,万籁俱寂。在这校园沉静的时候,在“荔枝山”的栈道上,尹国鑫和小伙伴们忙着给“情书栈道”搭彩灯,这一搭就搭到半夜,虽然他们也很累,但在彩灯亮起的那一瞬间,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

树礼书院201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称“材料系”)本科生尹国鑫时常想起这段经历。简单的一个事情,却给他启迪和转变,此后,他更加在意过程而非结果,在做有意义的事情里坦然收获成长果实。这样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串起了尹国鑫四年的南科时光。

毕业季收获了南洋理工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天普大学等名校直博offer的尹国鑫,最终选择到更适合自己的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直博深造。在材料系一直保持成绩第一的他,也因此收获了“材料一哥”的外号。


“踩线”进南科  导师领路学习有方

尹国鑫说,他是“踩着线进的南科大”,所以心中无比珍惜。“我觉得我很庆幸来到南科大,在南科大找到了自己所热爱并擅长的东西。”他表示,能够自由选专业和在大一就能进实验室,这两个优势让南科大的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所热爱并擅长的专业,这对以后的发展很重要,“实验室资源让我们更早对科研有了解,对以后的选择很有启发和帮助。”走进大学后,尹国鑫牢牢把握住每一次机缘,在这个崭新的天地里探寻自己的位子与角色。

尹国鑫选择了材料系讲席教授李辉作自己的书院导师。在一次交流中,李辉给尹国鑫分享了自己放弃原来的稳定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再出发的人生经历,让他深受触动。“李辉老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和帮助,她的经历也启发我不断走出舒适圈,不断挑战自己,并坚持不懈。”

王湘麟课题组合影(照片拍摄于疫情前)

大一的时候,尹国鑫便对材料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能更好地找准专业方向,尹国鑫利用大一空余的时间,在慕课上自学专业基础课,旁听一些课题组的组会,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材料科学实验。在选择走上材料科学研究道路时,生命健康产业的宏大前景与生物材料的广泛应用价值吸引了他。他与材料系讲席教授王湘麟一番深谈后,申请成为了王湘麟课题组的第一位本科生。那时,科研对尹国鑫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王湘麟手把手的指导下,从学会分析荧光光谱开始,尹国鑫逐渐找到了科研的乐趣,并以此为起点迈开了自己科研的步伐,“王湘麟老师在科研上对我帮助很大,让我懂得了如何做减法,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来。”尹国鑫说。

尽管入学时的成绩并不好,但尹国鑫相信,在大学这个新起点一切将重新洗牌。为此,他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利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尹国鑫探索出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做详尽的笔记,测试前自行总结知识点与考点巩固训练。他不同意以刷题为方式的死板学习,但认可练习的必要性,练习有很多种方式,或者实践或者演习,知识不练就无法内化成为自己一部分。尹国鑫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他有内在的冲动,想去追问知识的依据,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试或作业,觉得很有意思就会沉浸其中,直到推理出正确的答案。凭借良好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尹国鑫四年综合绩点3.84,在材料系一直保持着第一。


多元视角钻研学科交叉 实习实践锻炼“工程思维” 

尹国鑫在做实验

对于生物材料研究,尹国鑫原本有个想法是希望能够把硅基的电子产品和碳基的生物连接起来,以人机界面的形式,让电子产品成为人类更紧密的外延,提升人类各方面的能力。但后来了解到,这个想法的现实条件还不成熟。在他思索科研方向的时候,王湘麟的自组装项目里五颜六色、带有荧光特性的材料引起了他的兴趣,并对这些荧光特性背后的原理产生好奇。于是,他逐步深入,开始做起了荧光探针的应用。“我太好奇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了,所以我就选择了超快光谱,这是帮助找到现象产生机理的有力工具。”正是这一层又一层的好奇心相互叠加,让尹国鑫最终决定在直博深造阶段选择超快光谱为研究方向继续钻研。

尹国鑫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曾遭遇坎坷,他曾花费半年做一项荧光材料方面的实验,随着实验推进却发现实验反应总有偏差,直到最后他才知道是样品变质了,耗费在其中的时间和精力让他备受打击。好在他并没有气馁,调整状态后继续投入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实验中,尹国鑫偶然发现,向自己正在做的实验溶液里加入特定的金属离子后会发生荧光的反应,他想这也许能做成金属离子的探测溶液。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他撰写实验成果并成功发表一篇SCI论文。截至目前,尹国鑫已经发表两篇一区SCI的国际论文,分别在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5.809),Nanoscale (影响因子:6.970)。

在科研路上不断探索,尹国鑫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理念。他认为,面对一件事物,应先多方面接触、探索,再从一个方面精细求知。“多方面接触能让你视角多元化,给予现在做的事以启发;一个方面精细才能贯彻好一种思维,并且触类旁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交叉学科,尹国鑫认为,学科交叉的地方往往就是创新之所在,若研究单一的学科,难免在某些时候囿于偏见,用不同学科的观点和优势对待同样一个问题,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见解,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当我们大脑里面只有一种思维或者工具或者方法时,我们做任何事都会用这种思维或者工具或者方法来解决和分析。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更多的锤子(思维、工具、方法等)装到我们的大脑里面。”

正因为交叉学科的特殊属性,材料科学问题很容易发展成工程问题,为了了解科学与工程之间、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与联系,尹国鑫曾到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供应商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公司实习,并参加了他们的硅基负极材料前期实验和中期实验。在这个项目里,尹国鑫和伙伴们需要找到最优的成分配比、压实密度、温度、浓度等,靠不断试验找到最优参数。这段经历让尹国鑫锻炼了工程思维。在之后面对类似问题时,他开始有计划地将想法付诸实践,直到得到可靠可用的结果。


虚心从“益友”身上学习 热心探索更多可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与身边优秀的人相处为尹国鑫在大学的探索和尝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尹国鑫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大学里能遇到一群敢闯敢试的同学一同奋斗。尹国鑫向舍友叶琦昊学习数学建模和编程,他们一起共同参与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直奋斗到临近大年三十。尹国鑫坦言,自己曾经倾向于遇到不懂之处马上询问,但在叶琦昊的影响下,他逐渐培养提升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向舍友周觉晓学习组织能力和规划时间的能力,凡事提前计划和尽快落实,把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向舍友谢英睿学习了动手能力,后来他的手机屏幕摔坏了几次都是自己动手置换。

尹国鑫弹吉他的照片

在学习和科研上一路踏歌前行,尹国鑫的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书院学生会团总支、街舞社、MRS都有他的身影。他曾在全校晚会跳街舞、弹吉他,作为校合唱团成员在学校跨年晚会演出;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峰会上为来自四方的与会者提供志愿服务;作为书院团总支的干事与书院学生会外联部的部长,与伙伴们一起为“情书栈道”搭彩灯到半夜……。在这些在活动中所结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他在科研与学术探索之余,收获深厚的情谊。

此次疫情中的经历给尹国鑫带来更深刻的感触。看到作为一线值守志愿者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他却不知如何帮忙,直到母亲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你可以分享抗疫工作者的故事呀”,他马上投入其中,开始边学边制作视频。历经数个日夜,他将身边抗疫工作里感人至深的故事,以视频剪辑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疫情让人们对于“珍重”二字有了更深的认知,他也在心底暗暗许下诺言,“希望有一天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也为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从一个入学成绩“偏低”的新生,到现在学业成绩拔尖的“材料一哥”;从一个科研小白,到现在发过SCI的科研小达人;从学生组织里的懵懂“小兵”,到积极服务同学们的代理团支书……在南科大的四年,尹国鑫有很多很多的变化,“我觉得最大的成长便是自己从浮躁到踏实了”。他用“多维探索,一维深入”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成长秘诀,“自己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会多角度地去探索和学习,最后从一个角度深入。”尹国鑫回望自己求学的历程,认为踏踏实实才能有所成就,“现在的我更着眼于当下,大的目标可以有,但当下的行动更重要。”




文字:学生新闻社 尹子宜

图片:由本人提供

编辑:苗雪宁

主图设计:丘妍